电话: 19711939228(王老师 )
电话: 18132068017(杨老师)
地址:西柏坡纪念馆南侧30米
西柏坡,这个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小山村,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圣地。1947年至1949年,中共中央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,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,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"两个务必"的号召。如今,西柏坡干部学院依托这一丰富的红色资源,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活动,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这里接受精神洗礼,锤炼党性修养。
走进西柏坡,每一处旧址都诉说着感人至深的故事。在中共中央旧址院内,至今仍保留着当年领导人使用过的石碾。据《朱德年谱》(人民出版社)记载,朱德总司令在西柏坡期间,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帮老乡推碾子碾米。当群众认出这位"大官"时,他总是笑着说:"咱们都是同志。"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革命领袖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,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的艰苦奋斗作风。
西柏坡干部学院在课程设置上,特别注重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。学员们通过参观西柏坡纪念馆、中共中央旧址、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革命遗迹,深入了解"新中国从这里走来"的光辉历程。在专题教学中,学院邀请党史专家深入解读"两个务必"的深刻内涵,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。这种沉浸式的西柏坡红色教育模式,让学员们在行走中感悟历史,在思考中提升境界。
西柏坡时期的历史细节中,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。据《毛泽东年谱》记载,1948年秋收时节,毛泽东同志看到老乡在打谷场上忙碌,立即带领身边工作人员前去帮忙。当老乡要感谢时,毛泽东却说:"我们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,这点小事算不得什么。"这些真实的历史片段,都成为西柏坡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,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。
在培训方式上,西柏坡干部学院不断创新。除了传统的现场教学、专题授课外,还开发了情景教学、体验教学等新模式。学员们可以穿上当年的粗布军装,体验"小米加步枪"的艰苦岁月;可以参与"推独轮车送军粮"的实践活动,感受军民鱼水情;还可以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重温入党誓词,牢记"进京赶考"的初心使命。这种体验式的西柏坡红色教育,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,而成为可触摸、可感受的鲜活记忆。
西柏坡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,就是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"两个务必":"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"西柏坡干部学院将这一重要思想贯穿于培训全过程,通过案例分析、分组讨论等形式,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践行"两个务必"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要从西柏坡精神中汲取力量,在新的"赶考"路上交出合格答卷。
当前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丝毫不亚于当年的"进京赶考"。西柏坡红色教育的重要意义,就在于让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历史,不忘初心。通过走进西柏坡、学习西柏坡,学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,才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行稳致远。
西柏坡干部学院作为全国重要的党性教育基地,将继续深挖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,不断创新教育形式,为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贡献力量。在这里,每一位学员都能找到精神的坐标,获得前进的力量,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。
作者:李老师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