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:人大干部培训 » 学习园地

从西柏坡会议到新时代答卷:红色教育培训的价值重构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7-11 13:53:08 点击量:

11.jpg

一、历史坐标中的精神密码

1948年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期间,在这个太行山东麓的小村庄创造了"新中国从这里走来"的历史传奇。西柏坡保留的原始院落中,仍可见到毛泽东同志批改《甲申三百年祭》时留下的"决不当李自成"眉批,这正是"两个务必"精神的原始注脚。通过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沉浸式教学,学员能切身感受:在只有12部电话机的军委作战室里,党中央如何用"一封电报指挥百万雄师";在七届二中全会的土坯房会场,"进京赶考"的命题如何被赋予"我们决不做李自成"的时代警醒。

二、新时代干部教育的现实挑战

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存在"四个危险"的苗头性问题:某地党校调研显示,学员们认为红色教育存在"形式化参观多,深度思考少"现象。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创新实践表明,破解困境需要:

1.场景还原教学法:在中央组织部旧址开展"一盏马灯照初心"情景课,对比1947年党员登记表与新时代先锋指数考评体系

2.数字技术赋能:利用VR技术重现"土地会议"场景,使"耕者有其田"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历史回响

3.实践转化机制:设计"重走支前路"体验课程,将"小车推出来的胜利"转化为"直播带出来的农产品"

三、价值重构的三维路径

(1)认知维度:挖掘西柏坡时期"六条规定"(如不祝寿、少敬酒)与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传承,建立"历史-现实"对照图谱
(2)情感维度:通过周恩来雨夜救村民、朱德帮老乡打井等故事,构建"鱼水情"认知模型
(3)实践维度:开发"西柏坡决策模拟沙盘",将三大战役指挥艺术转化为现代应急管理案例库。数据显示,参与西柏坡红色教育的干部,在重大任务中的担当作为率大大提升。

站在"两个一百年"交汇点,西柏坡精神仍是指引赶考路的明灯。当学员们在培训学院亲手触摸当年手工制作的粗布军装,诵读镌刻在展墙上的"务必保持艰苦奋斗作风",红色基因便完成了从历史记忆到行动自觉的转化。这种价值重构,正是新时代答卷最深厚的底气。
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
 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

扫一扫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