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训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:人大干部培训 » 培训资讯

能源报国·红色铸魂:煤炭科工集团储装技术公司西柏坡培训纪实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8-27 14:21:01 点击量:

1743495338138172.jpg

晨曦微露,太行山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。一群身着深蓝色工装的技术骨干们站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院内,他们的目光被一棵古老的槐树吸引。树下摆放着一套石磨盘,仿佛还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。来自煤炭科工集团储装技术公司的学员们静静站立,感受着这片土地特有的历史厚重感。

"这就是当年毛主席推过的磨盘吗?"一位从事智能化装车系统研发的工程师轻声问道。据《西柏坡记忆》记载,1948年秋冬时节,正值三大战役最紧张的阶段,毛泽东、朱德等领导人经常在工作间隙帮助老乡推磨、挑水。毛泽东曾说:"我们不仅是革命的领导者,更是人民的勤务员。"这个细节让学员们深受触动。一位常年工作在煤矿一线的项目经理感慨道:"我们在研发现场遇到技术难题时,常常觉得压力很大。但比起革命前辈们在如此艰苦条件下还要心系群众,我们的困难显得微不足道了。"

本次培训由西柏坡红色培训学院精心设计,旨在通过深度西柏坡红色培训,为能源科技工作者注入精神动力。培训采用沉浸式教学模式,将课堂设在历史现场,让学员在实景中感悟红色精神。

在九月会议旧址举行的现场教学中,讲师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历史细节:据《毛泽东年谱》记载,1948年9月会议期间,正值秋收时节,党中央要求所有机关干部每天抽出时间帮助老乡收割庄稼。周恩来同志带头下地干活,手掌磨出了水泡仍坚持劳动。这种"与群众同甘共苦"的作风,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群众路线。

学院的特色课程让学员们受益匪浅。在"能源保障与革命传承"专题研讨中,学员们结合煤炭储装技术发展,探讨如何将西柏坡精神融入科技创新。有人谈到智能装车系统的研发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;有人联系煤炭清洁利用,论述科技创新中的谦虚谨慎态度。讨论现场气氛热烈,思维火花不断碰撞。

体验教学环节别具特色。学员们参与"支前运输"模拟体验,推着独轮车运送物资,感受当年群众支前的艰辛。"这让我们想到了煤炭运输系统的优化的重要性,"一位物流系统工程师一边擦汗一边说,"今天的体验让我对如何提高运输效率有了新的思考。"

离开西柏坡时,学员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踏上归程。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在心得中写道:"作为新时代的煤炭科技工作者,我们要把西柏坡精神转化为研发动力,在智能储装、绿色开采等领域不断创新突破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科技力量。"

这次培训犹如一座精神的熔炉,让每一位学员都得到了淬炼和提升。学院通过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,将红色基因深深植入能源科技工作者的心中,必将激励他们在煤炭储装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,为国家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
作者:李老师

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
 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

扫一扫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