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:人大干部培训 » 学习园地

从“赶考”到“答卷”:西柏坡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4-07 15:40:28 点击量:

作者: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

西柏坡高校思政教育

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,西柏坡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地标,承载着深厚的精神内涵。西柏坡精神,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,它凝聚了坚定的理想信念、艰苦奋斗的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及敢于胜利的革命勇气。这一精神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而且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,特别是在西柏坡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“赶考”到“答卷”,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过程,也是每一个党员、每一位大学生不断接受考验、不断提升自我、不懈追求进步的过程。在这一过程中,西柏坡精神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强大的动力。

西柏坡精神中的坚定理想信念,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。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,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。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,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,如何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,成为他们面临的重要课题。通过学习西柏坡精神,大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,从而树立起自己的理想信念,做到心中有信、脚下有路。

艰苦奋斗的作风,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方面。西柏坡时期,毛泽东同志提出的“两个务必”,即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,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。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,大学生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,培养吃苦耐劳、勇于挑战的精神,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社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
密切联系群众,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要求。西柏坡精神强调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。在新时代,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,更应该牢记服务人民的宗旨,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,通过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等形式,深入基层、了解民情,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。

敢于胜利的勇气,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精神激励。西柏坡时期,面对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,中国共产党人展现出不畏艰难、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。这种勇气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,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。在学习生活中,大学生应该培养这种敢于面对挑战、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,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未来职场竞争,都需要这种勇气去开拓创新、实现突破。

西柏坡高校思政教育

西柏坡高校思政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,一种力量。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历史,更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让这一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出新的光芒。


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。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。
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,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。
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两个务必”,

 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

扫一扫 关注我们